一面是行业黑马极兔速递赶在双十一前上市,成为千亿市值新贵,菜鸟从阿里“单飞”冲刺港交所;一面是京东快递官宣港澳服务全面升级,加码海外市场,放言未来3年将建设覆盖全球主要国家的供应链物流网络。
除京东物流外,事实上不少物流巨头们都已盯上海外市场。根据一组不完全数据统计,有超过60%的物流企业在进行出海的业务布局。
IPO竞速中的菜鸟和极兔海外业务的营收占比也十分可观。2023财年,菜鸟国际物流业务占比营收47.4%,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国内物流46.2%的营收占比。而极兔本身诞生于东南亚,这几年又向巴西、沙特阿拉伯、埃及等新兴海外市场不断拓展版图。
“物流老兵”顺丰自然也不会缺席出海这一战,半年开通10条国际航线,提速构筑航空货运的核心壁垒。
出海热潮之所以蔓延到物流行业,究其原因,与国内市场饱和又内卷,跨境电商、中国制造“扬帆出海”带来了重要“商流”不无关系。
国内物流巨头大多诞生于电商红利时代,但当前市场增速已大幅放缓。根据官方数据显示,虽然2022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为1105.8亿件,连续9年位列全球TOP1,业务收入达1.06万亿元,但其业务量和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仅有2.1%和2.3%,增长几乎停滞。
但在海外市场,物流巨头们正迎来新的机会,跨境电商行业正逆势上扬。截至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物流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其中,2018年到2022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40%。
随着跨境电商的火热,物流作为其重要的配套产业,需求暴涨。但国际物流费用高昂,一般会占到跨境电商成本的20%~30%,且由于国际运输链路复杂,物流问题常常被海外消费者诟病,也容易让跨境电商平台在与海外本土电商的竞争中面临劣势。
提升物流效率和成本优化,对跨境电商有着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意义,也为物流巨头们留下了巨大市场。尤其是国际物流巨头如FedEx、DHL、UPS等,都以高质量服务业务为主,这也为利润相对微薄的电商件留下了空白地带。
庞大的市场需求之外,政策也在不断加码,支持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建设发展。《“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发展国际寄递物流,一是拓展海外服务布局,二是提升跨境服务能力。
去年12月,交通运输相关负责人也曾公开表示,将加强部门协同、增强国际合作,围绕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进一步畅通国际运输,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推进制度规则“软联通”等4方面展开工作。
国内电商市场曾哺育出京东、菜鸟等物流巨头,在跨境电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中,也极有可能催生出一批跨境电商物流龙头。对于国内面临增长难问题的物流企业而言,是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必争之时。
物流出海蛋糕虽大,但也是一块硬骨头。想要拿下海外市场,物流巨头必须使出浑身解数。
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长期以来都是京东物流的优势,面对海外市场,京东物流也选择了这套成熟的打法,重金押注仓储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官方的资料显示,自2020年开始加速建设海外仓以来,京东物流已在全球拥有近90个海外仓、保税仓、直邮仓,跨境网络总仓储面积超过90万平方米,较三年前增长超70%,其中绝大部分为自营仓。
菜鸟的海外拓展则与阿里巴巴的国际商业业务密不可分。阿里巴巴在海外的业务,例如速卖通、Lazada、Trendyol都是菜鸟服务的合作伙伴。除了与阿里的跨境电商深度捆绑之外,菜鸟在海外物流体系建设上更侧重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环节。
这也是阿里跨境电商平台的痛点所在,菜鸟需要打通端到端的配送网络,包括揽收、干线运输、转运和末端配送等等环节。目前,菜鸟已在全球布局6大智慧物流枢纽eHub、15大分拨中心,运营着300多万平方米跨境物流仓库,每月有240多架包机用于干线运输,在末端配送方面建设了8000多组自提柜和自提点。
顺丰出海则选择借资本开路。2019年,顺丰控股收购国际物流巨头DHL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供应链业务;两年之后,又收购嘉里物流的主营货运代理和供应链业务布局东南亚市场。
以收购来快速打开市场之后,顺丰加大了国际航空货运的投入力度。今年仅半年时间内,顺丰火速开通了10条国际航线,辐射欧洲、北美、亚洲等地。根据顺丰公布的数据,目前顺丰航空在鄂州花湖机场的国内、国际进出港货量累计突破10万吨,其中国际货量占比近20%。
不同于上述三家物流企业,极兔起家于东南亚,但野心不仅在于覆盖亚洲市场,如今海外版图已拓展至巴西、沙特阿拉伯、埃及、墨西哥、阿联酋等新兴市场。极兔认为这些地区“拥有繁荣发展的电商产业,且随着消费者从传统零售转向网络购物,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关键性的转变”。
电商件一直是极兔的重要业务,拓展海外市场极兔的业务选择也未改变。SHEIN、Shopee、Temu、TikTok等跨境电商业务大多与极兔达成了合作。与此同时,极兔赖以发展的加盟模式在海外市场开拓中也被复用,通过大力培养当地加盟商和网点,快速形成高效的末端快递网络。
可以看到,物流巨头们出海的“招数”多少都沿用了自身在国内成功的经验,但面对环境更复杂的海外市场,出海企业们常常面临“水土不服”的难题,物流巨头们也不例外。
事实上,国内外市场环境存在诸多差异,物流巨头仅靠全盘复制国内的发展经验与本地国企业竞争,远远不够。
例如东南亚市场,各个国家间语言不通、地理环境复杂,配送难度远高于国内。此外,东南亚物流体系目前大多只覆盖了一、二线大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存在不均衡的问题,服务能力也参差不齐。
数字化解决方案越高效,物流效率便越高、成本越低。同时,数字化也是解决语言沟通难题的重要方式,数字化能力也可以快速在全球不同地区复制。
京东建设海外物流服务的重点之一是深耕行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及算法应用,通过数智化助力客户降本增效。并曾于此前表示,将向海外合作伙伴输出自动化解决方案,例如“天狼”智能仓储拣选系统、“地狼”搬运系统,以及多款物流机器人都有望大范围应用在海外业务中。
菜鸟CEO万霖也明确表示,菜鸟国际化采取的是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数智建设“软联通”相结合的战略。其中,软联通是指菜鸟在海外布局的智能分拨系统、智能合单、数字清关、无人叉车等软硬件能力。此外,菜鸟还自主研发了数字通关系统、海外分拨系统(GXMS)。在以色列,菜鸟结合当地的分拨中心及地址解析等数智物流技术,对配送链路做了进一步优化。
极兔国际副总裁Kenny也将数字化定位为实现全球化、时效性、个性化的支撑力。
除了加码数字化之外,物流巨头还在当地寻求更多的合作商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如零售业巨头、产业基金、基础设施商等,充分调动当地资源。
例如去年,京东物流与马来西亚母婴品牌Anakku达成战略合作,为其在马来西亚全境超1000家门店提供货物仓储及物流配送服务。
菜鸟的跨境物流合作伙伴数量则在2022年达到89家,包括新加坡邮政、英国邮政等。今年3月,菜鸟宣布与韩国希杰物流达成合作,共同优化中韩跨境物流服务。
除寻求海外合作伙伴,“抱团”发展、共同做大蛋糕,对物流出海企业而言也不失为紧抓机遇期的“权宜之计”。
2022年物流,仅中国跨境电商物流产业规模就将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全年包裹数量预计23亿件,这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也是一个更复杂的市场,顺丰、京东、极兔、菜鸟们都还在不断调整和试错中。